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4月7日晚,“艰苦奋斗 强我中华”话剧团课大赛决赛在师生活动中心举行。经过学院初选,来自15个学院的17组参赛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话剧《钱学森》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突破重重困难,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建设祖国的感人故事。《江姐就义》通过诉说革命英雄江姐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严寒红梅不败,烈火涅槃永生的伟大革命精神。
《我的1919》《五四风雷》《五月四日》《1919,何以为家》《破晓》发生在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激起各界人民的强烈义愤,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进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就此拉开序幕。
《芳花村的青春岁月》《青年何为,何为青年》《梦与翅膀》呈现出当代青年人的朝气与力量,为我们展现出中国青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彰显出青春的温度和爱的担当。
《百年征程》生动地为我们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崛起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永不消逝的声音》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的诞生以及发展。《九天揽月,不负青春》围绕着嫦娥五号制作团队的奋斗展开,从初识进出基地,一起艰苦奋斗,到最终的发射成功,这群平均年纪仅33岁的青年,实现了嫦娥奔月。
《官陡门大捷》《穿越时空的对话》打破了时空限制,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通过对话让我们体会到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我们应回首过去,珍惜当下。
《清澈的爱》讲述了一个母亲回忆自己为国献身的儿子,在儿子牺牲前与他对话的故事,展现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的道理。
经现场专家评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获一等奖,体育学院等6个单位获二等奖,人工智能学院等9个单位获三等奖。
此次比赛是校团委精心打造的具有青春底色和青年味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是落实“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的生动形式,让“有意义”的团课更“有意思”,引导学生“正”“乐”起来,推动我校青年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曾雨萱;图:青年传媒中心;审核:李恒奎、周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