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

发布时间:   2024-05-06       浏览量:   2249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我校团干及团员青年们第一时间积极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精神,反响热烈。

校团委书记李恒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工作者,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全面融入“大思政”体系,团结引领我校团员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奋勇争先,在“三全六专”育人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姚伟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高校团干部,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始终把服务团员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教育引导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校团委兼职副书记、人文学院23级研究生段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亲切又令人振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青年一代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乡村振兴的田野、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在社会服务的岗位上勇当排头兵,展现出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艰苦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彰显绚丽风采。”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赵恒梅表示:“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充分体现了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作为共青团干部,深知责任重大。我将在平时的工作中深化共青团工作研究,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发展,努力带领青年学生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党的光辉旗帜凝聚青年,鼓励他们掌握过硬技能,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让自己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利昕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青年的寄语,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关心和深切厚望,作为一名团干部,我的青春和青年学生同奋斗、共成长。我将肩负起党赋予的光荣职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引导和感召青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团员青年、指导他们实践,让青年学子的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时代需求相结合,引领团员青年在生动的基层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人文学院法学22级学生胡奕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青年的寄语令我深受鼓舞,并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何其荣幸!作为学生骨干,我将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用心当好同学的“服务者”;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情嘱托,主动挺膺担当作为,团结身边同学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放飞青春梦想。”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2级学生吕长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深深触动了我,我将牢记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殷殷期望,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以更加饱满的活力和不怕困难的斗志投入到各项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发光发热,做好带头作用;积极号召同学们在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勇当排头兵,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22级学生郑瑄表示:“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向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让我倍感振奋。作为校青年讲师团团长,我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为将来更好地回馈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实际行动展现出青年一代的朝气和活力。”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23级学生庄志宏表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节日的祝贺及问候,让我感受到了党中央对青年的厚爱。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胸怀理想,踔厉奋发,脚踏实地,勇担重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将青春之花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校团员青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主动担当时代重任,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文:王海明、胡奕雅;审核:李恒奎、周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