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暑期“三下乡”】人文学院“青竹匠心”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6-30       浏览量:   6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627-28日,人文学院“青竹匠心”调研团队前往宣城市广德市邱村镇开展“九秩薪传启新程·青春聚力建新功”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团队深入探究邱村镇传统竹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聚焦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沉浸式体验鱼灯制作以及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促进邱村镇传统竹编工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627日,团队来到芦塘村开展鱼灯竹编制作实践活动。芦塘鱼灯非遗传承人戴敦喜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鱼灯文化的传承与变革现场演示鱼灯制作,从尺寸裁定、节点固定到编制成型,尽显匠人巧思与耐心。团队成员在戴老师的指导下,将传统竹编技艺融入鱼灯骨架造型,完成鱼灯框架精细化制作,深切感受传统工艺制作之艰。

628日,团队来到广德市瑞园商业街迈田艺术空间,完成非遗鱼灯的后续制作。团队成员通过参与蒙布和彩绘等环节,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蒙布固定中,成员们小心翼翼,力求平整服帖地将绸布贴合在鱼灯竹骨上;在彩绘过程中,成员们精心调色、勾勒、填涂,一条条“鲤鱼”便鲜活起来。“看着鱼灯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成型,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团队成员电商法242余慧馨感慨道。

活动期间,团队实地走访调查周边居民对传统竹编工艺的认识,了解到邱村镇芦塘鱼灯发展面临缺乏创新活力、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芦塘鱼灯非遗传承人戴欣表示,希望青年大学生能接过这份传承,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活力提升影响力,逐渐将竹编打造成广德的城市名片,为地方经济和文化传播持续赋能。

本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竹编的魅力,而且激发了团队成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青竹匠心”实践团队将继续以行动为笔,利用专业所学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更多活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陈萧陈晓蕊利昕云;图:周伟迈田艺术空间编辑:利昕云;预审:余本祺;审核: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