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暑期“三下乡”】数字焕活国宝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践团队用AI讲述赋能文物新传播

发布时间:   2025-07-21       浏览量:   20

7月19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安徽博物院,观摩“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团队成员杨灿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文化传播实践,创作AI短视频,以创新形式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生动讲述国宝回归的传奇故事与深厚底蕴。

在安徽博物院恢弘的展厅内,圆明园兽首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艺术独特性即刻攫住目光,牛首的沉稳、虎首的威严、猴首的灵动、猪首的憨态…… 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终归故土的国宝承载的沧桑历史与精湛工艺令人震撼。透过导览与史料,那段民族荣辱交织的岁月变得触手可及。然而,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参观。团队成员杨灿迅速将现场采集的珍贵影像、详实史料与前期研究转化为创作素材。她巧妙运用生成式AI工具,高效生成富有感染力的文物解说词;利用AI图像处理技术,修复并增强历史图片细节;更借助AI动画生成功能,让威严的兽首在虚拟空间中“活”起来,配合动态字幕与背景音乐,打造出兼具知识性与视觉冲击力的短视频作品。这一创新尝试,正是新一代青年利用前沿工具解码传统文化基因的生动实践。“我们不只是历史的旁观者,更要成为用新技术激活传统文化的新生代力量,AI赋予我们强大的工具,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文物背后流淌的民族情感与工匠精神。我们的视频,就是要在科技外壳下,传递这份沉甸甸的温度与敬意。”杨灿在创作过程中感慨道。

AI短视频作品以青春视角和科技语言,向公众生动诠释国宝背后的中国故事。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洗礼,更是一次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先锋实验,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数字时代守护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热情。

(文:承孝云、杨灿;图:杨灿;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力力;审核:孙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