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暑期“三下乡”】安徽工程大学“食韵红魂团” 以青春之名赴“井冈山·中国情”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之约

发布时间:   2025-09-02       浏览量:   42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韵红魂团”成功入选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8月19日至27日,团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有序参与了集中教学、自主调研以及初期成果汇报等环节。每一次的交流研讨、每一回的实地走访,都如同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紧扣所申报的课题项目,为实践之旅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沉浸式学习:在历史里触摸“红味”初心

实践伊始,团队通过情景教学、专题授课、实地探访等形式,深入研习井冈山的峥嵘岁月,体悟革命精神,触摸“红味”初心。成员们在庄严的开营仪式,以饱满热情开启学习征程;在“三湾改编”情景模拟中,切身体会“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力;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上深刻理解红军“干革命,不怕苦”的坚定信念;在音乐党课中传唱红色旋律,永葆革命激情;在老乡家自作红军餐,体验军民鱼水情;在“祭奠井岗英烈”中坚定执着追理想;在学编“红军草鞋”中感受革命艰辛;在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中感悟精神传承。


深入式调研:在烟火气中寻“红味”新路

自主调研期间,团队以“基于饮食文化符号的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为课题方向,在烟火气中寻“红味”新路。团队先后前往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山公园、天街商业街、景区文创店、井之绿特产有限公司等地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三维模式,实地观察景区及商户销售情况,通过问卷量化革命传统教育与农特产品市场的痛点,借助深度访谈以明确农户、商户及不同群体的真实需求,为后续实践成果转化积累一手资料。

创造性转化:用“红味”盲盒传红色基因

经过一次次梳理调研数据,一次次头脑风暴与创新尝试,团队最终确定以“红味”盲盒开发为核心,将井冈山“红米饭”、“南瓜汤”饮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体验的教育载体,打造“可品尝的历史课堂”。通过“故事叙事”传递革命历史,以“文化符号”强化记忆点,用“体验互动”提升青年参与感,再结合“产业融合”连接文创、农业与旅游业,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此外,项目还践行“教育 + 产业”的助农合作模式,原材料从井冈山本地采购,与当地共建“红味”品牌,在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实践归来,食韵红魂团将会持续把所学、所感、所思转化为动力,结合专业优势逐步完善课题项目成果,他们希望通过“红味”盲盒这一小小载体,让革命文化以更鲜活、更贴近青年的方式传承,为革命传统教育创新贡献一份力量。舌尖上的井冈山,品的是美食,藏的是初心;心尖上的中国情,承是精神,续的是担当。

(文:何祥玲、周欣;图:食韵红魂团;编辑:钟莉娟;预审:何祥玲;审核:王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