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团学系统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现就团学系统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数量
1.各学院团委组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团委组织评审,共计推荐省级项目数量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数不超过6项),国家级项目从省级项目中遴选。
2.国家级项目分为重点支持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支持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1项。
三、申报要求
1.项目可来源于“挑战杯”、创新大赛红旅赛道、“双百”大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百花”志愿服务等,项目选题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鼓励依托“大创计划”项目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的前期培育。
2.项目团队成员须为我校全日制在读学生,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包括项目负责人),每位学生本年度原则上只能参与1个项目,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团队;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成员要求为本科在读学生,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本科学生为主。
3.项目导师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好创新性成果,热心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成长。每个项目导师一般不超过2位,第一导师要求为我校在职教师、且同一年度指导项目不超过1项。国家级项目第一导师须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他项目至少有一位导师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往年指导大创项目延期超过1年仍未结题的老师,原则上不得参与此次项目指导工作。创业实践项目原则上应有1名企(行)业专家作为第二导师。
4.往年已经立项的项目不得以相同或者相近选题继续申报。
5.本项目由校团委评审,不可与学院申报项目重复,否则将予以撤销,且不予递补。
四、申报程序
2025年度大创项目采取线上申报(学生和教师通过“网上办事”,搜索“大创项目管理系统”,无需账号密码直接登录)的方式,具体请见操作指南和填报流程(附件2)。
1.5月8日-5月14日,学生登录大创项目管理系统填写申报内容后“暂存”,并导出《项目申报书》报送第一指导教师审阅,系统暂不提交,便于继续修改项目内容。系统会对部分项目申报条件进行校验,请按照提示填报。
若项目有企业导师参与,请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外指导教师情况表》(见附件2),联系校团委添加企业导师信息后,方可继续填报,
2.5月14日-5月16日,指导教师线下审阅,系统中暂不审核。指导教师指导修改后,请提醒项目负责人进大创管理系统修改完善。
3.2025年5月17日前,项目的负责人提交项目材料,导出《项目申报书》,指导老师签字后,交至师活校团委203办公室,无需上传系统。
4.2025年5月18日前,第一指导教师进行审核通过。5月20日前校团委完成评审。
5.2025年5月23日前,单位管理员在系统中完成审核并导出《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核对,核对无误后,校团委对推荐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推荐至学校评审。
联系人:张亚暾老师,18325327587。
请申报的同学加入QQ群聊:216444614
共青团安徽工程大学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